CP203 公众沟通与媒体应对策略全解析
特色服务



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 > 内训辅导 > CP203 公众沟通与媒体应对策略全解析
1项目背景
很多企业都是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才想起了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其实当危机已经发生的时候再展开公关常常已经太晚。所以我们倡导“是危机管理而不是危机公关”的理念。除此之外,公共关系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营销领域,成为整合营销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环。公关手段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内部公关、政府公关、营销公关等多个领域。
邦思迈咨询是国内唯一专注于谈判沟通及相关领域的专业咨询辅导机构,也是唯一能提供组织沟通管理体系咨询的企业。邦思迈咨询与全球谈判协会、国际沟通协会、美国凯洛格管理学院等国际权威机构合作,紧跟前沿并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提供以专业、务实、量身定做为特色的服务。
2适合对象
企业、政府等各种组织中没有接受过谈判训练的各级管理者及谈判相关职位员工。
3目标收益
帮助学员了解传媒的运作规律和传播需求,根据传媒的特性和需求,企业可以制定可行的公关进攻策略和防御策略。
通过大量详实、新鲜的内幕性案例以及课堂上充分的互动演练,让学员掌握公关工作的驾驭能力。
了解媒体应对的一般策略和常用技巧。
了解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媒体应对策略。
了解新闻发言人及如何应对记者提问。
4标准时间
2天(12小时)
5部分客户
海尔集团、中国移动、诺基亚西门子公司、通用技术集团、兖矿集团、平煤集团、中国网通、国家电网、塔塔集团、绍兴市委组织部、深圳市卫生局、北京西城区地税、北京大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
6内容概要
模块一:了解本质
1 深入了解媒体与传播的本质属性
1.1 传媒的根本属性
1.2 当心传媒陷阱
1.3 什么是新闻
1.4 传媒人的工作方法
1.5 什么是关键信息点
1.6 寻找你的关键信息点
1.7 最常犯的错误和不能说的话
模块二:知己知彼
2 知彼
2.1 媒体喜欢什么样的人?
2.2 知晓媒体宣传报道的规律
2.3 理解不同媒体的特征
2.4 熟知媒体的不同体裁
2.5 了解媒体表达的手法
3 知己
3.1 熟知舆论环境
3.2 明确总体宣传态势
3.3 自知最为难之处与保密内容
3.4 明确所能承受的限度
模块三:政府应对媒体的一般对策
4 面对传媒如何发声?
4.1 使用新闻媒体
4.2 借助新闻媒体
4.3 新闻发言
4.4 在媒体中开设自己的窗口
4.5 密切关注 随时反应
4.6 应对“媒体审判”
4.7 网络表达
4.8 手机短信直接向群众“喊话”
5 基本策略与方法
5.1 争取主动
5.2 充分沟通
5.3 话说四面
5.4 常备“弹药”
5.5 直接间接
5.6 舆论导向
5.7 避免误区
5.8 得分意识
6 与新闻记者交手
6.1 岗位与规则
6.2 友谊与服务
6.3 引导
6.4 出击
6.5 警惕
6.6 反击
模块四:企业的媒体关系维护
7 企业应对媒体总体思路
7.1 企业与政府应对新闻媒体的共同特点
7.2 企业与政府应对媒体的不同之处
8 新闻与广告的配合
8.1 新闻与广告的异同
8.2 新闻与广告的三维呼应
8.3 新闻与广告的中间地带:软广告
8.4 新闻替代广告
9 企业应对媒体的活动
9.1 企业媒体活动设计
9.2 企业媒体活动原则
9.3 企业媒体活动注意事项
10 发展媒体关系网
10.1 正式知会媒体
10.2 与记者交朋友
10.3 发展良性关系
模块五: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媒体应对
11 及时发布信息
11.1 预案中有关信息发布的规定
11.2 危机时刻的媒体意识
11.3 接受与不接受采访的权利
12 突发事件应对六步骤
12.1 即使启动
12.2 迅速判断
12.3 选择策略
12.4 首次发布
12.5 初步行动
12.6 随时跟进
13 突发公众事件应对策略
13.1 及时出现,争取主动
13.2 通过新闻媒体知道社会行动
13.3 利用多种媒体传播形式
13.4 突发公共事件时的新闻发布会
13.5 做好疏通工作
14 突发公众事件的新闻发言
14.1 留有余地
14.2 哪些话慎说
14.3 哪些话禁说
14.4 何喜何忧
14.5 自我批评和道歉
模块六:企业危机时媒体应对
15 企业危机的种类
15.1 企业自身错误引发的危机
15.2 媒体报道引发的危机
15.3 行业危机和社会情绪的不利影响
16 危机的阶段
16.1 危机潜伏期
16.2 危机爆发期
16.3 危机扩散期
16.4 危机的减弱期
17 危机的应对策略
17.1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17.2 及时启动
17.3 迅速判断
17.4 选择策略
17.5 首次发布
17.6 初步行动
17.7 随时跟进
17.8 原则与道德
17.9 综合案例分析
模块七:应对记者提问
18 记者提问规律
18.1 追索——放大
18.2 矛盾——挑战
18.3 质询——尖锐
18.4 假设——陷阱
18.5 极化——不当推测
18.6 推理——归纳演绎
18.7 强加——强迫回答
18.8 反复——聚焦一点
18.9 过渡——不屈不挠
18.10 偏执——主题先行
19 回答记者提问的思维空间
19.1 等量回答
19.2 问小答大
19.3 问大答小
19.4 扩展
19.5 简约
19.6 不彻底回答
19.7 外围界定
19.8 说东道西
20 回答记者提问的思辨
20.1 独立立论 答非所问
20.2 反话正说
20.3 反问掩护
20.4 顺接归谬
20.5 应对复杂提问
20.6 无答之答
20.7 认真说不
20.8 化被动为主动
20.9 回答三步法
21 回答记者提问的你来我往
21.1 赞扬肯定记者
21.2 否定记者提问内容
21.3 向记者发出呼吁
21.4 要求记者重复提问
21.5 适当批评记者
21.6 还击不当提问记者
21.7 防止记者扭曲报道
21.8 防止误区
模块八:新闻发言人
22 新闻发言人概说
22.1 时代呼唤新闻发言人
22.2 新闻发言人的意义
22.3 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
22.4 新闻发言人的身份
22.5 新闻发言人的精神面貌
22.6 新闻发言人的直观形象
23 新闻发言人发言
23.1 发言内容
23.2 新闻发言的准备
23.3 新闻发言人的现场驾驭
24 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制度
24.1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24.2 新闻发言人工作规则
24.3 新闻发言人与新闻记者
潘老师